移至主要內容區
Mobile Menu Button
如何去馬祖   藍眼淚   北海坑道  
您附近的景點
您可能有興趣的
活動
新聞
景點
遊程
節慶
使用鍵盤操作相簿說明:
  • 向上鍵:照片選單顯示
  • 向下鍵:照片選單隱藏
  • 向左鍵:上一張照片
  • 向右鍵:下一張照片
  • ESC鍵:離開相簿

馬祖過年,民眾最重視的不是過年,而是元宵期間的「擺暝」和「迎神」酬神賽會活動,這是馬祖一年最盛大的民俗活動,旅居各地鄉親,也會藉此時節返鄉,參加擺暝、迎神活動,共襄盛舉。

「擺暝」翻譯成白話就是「排夜」,即為夜晚排放供品祭神酬神的儀式,源自於早期福州一帶的農村,元宵節遊燈時會迎各境的角頭神繞境,祈求境內平安。從農曆一月十一日開始,各島便開始總動員,全縣各鄉各村民眾陸續在廣場、廟前,搭起了一座一座牌樓,而迎神繞境的陣容也十分盛大,熱鬧非凡。每個廟宇都有「行事曆」,繞境、祭祀的時間全不同,並且相當歡迎遊客拍照、共同參與。事先調查好時間,比一比各廟宇的差異,是馬祖元宵節最有趣的地方!

元宵掛燈

由於馬祖的先民多數來自福建長樂、連江一帶,每屆漁汛季節,列島便成為漁民棲息之處。由於冬季海象惡劣,少數漁民無法返回家鄉過年時,便相約正月十五日懸燈為信號,向家鄉親友報平安,因而早年馬祖各島都有「上彩暝掛風燈」的習俗。從正月十五掛到正月二十八,紙製風燈貼著紅色剪紙,既美麗又充滿傳統風味。

擺暝酬神

一年一度盛大的「擺暝」,各島各境的神明陸續擺暝及繞境巡行,以驅邪逐疫,護鄉佑民,或是彼此送往迎來,藉由神明的公關活動達到各村交流的目的。擺暝大多在各廟宇或村莊廣場上進行,陳列豐盛祭品,從傍晚直到深夜,鑼鼓喧天,燈火輝煌,民眾向神明焚香膜拜,祈求闔家平安、漁利大獲、六畜興旺、生意興隆。

  • 元宵紅紅燈,送來添男丁
    元宵紅紅燈,送來添男丁
  • 擺暝酬神
    擺暝酬神

馬祖各村莊擺暝酬神的日子,最早是正月初七,最晚為二月初五;每個廟宇都有自己的祭祀組織「社」,元宵前,每年選出的「社頭」便會挨家挨戶收喜錢,依大喜、中喜、小喜收取不同金額之紅包,並且分配好繞境人員的工作。

迎神繞境

擺暝期間,部份神明會出巡繞境,馬祖人稱之為「迎神」。下午時分,或入夜之際,神明起駕出巡繞境,陣容相當盛大,民眾沿街祭拜,在鑼鼓喧天、鞭炮隆隆聲中,各村的元宵酬神活動因此拉開序幕。

在迎神前一天,由保長公手持酒壺與青竹枝,踏著醉步,帶領數名村丁,扛著神明的銜頭旗、敲打開道鑼,沿路張貼「清潔街衢」紅紙,巡行村境,進行清道任務,通知孤魂野鬼、閒雜人等迴避,以備次日神明出巡。

  • 保長公
    保長公
  • 威嚴的七爺、八爺
    威嚴的七爺、八爺
  • 孩囝
    孩囝
  • 馬奴
    馬奴

神明正式出巡時,隊伍有一定的排列規則,為首的是高舉寫有祭祀主廟或主神的長棍燈、接下來是保長公替遊行隊伍開道,雙腳踩著醉步,一邊喝酒,另一手則以青枝掃道。接著是最具威嚴的七爺、八爺負責開路引導,並肩負探視民情,查訪罪惡以及驅除妖魔的責任。而七爺、八爺身上,都會掛滿一串串的「光餅」,沿途讓人摘食,相傳小朋友吃了光餅,會變聰明,不流口水,所以到了遊燈半途,這些光餅早被搶食一空。

接在後面的是數尊「孩囝」,由一個人在神偶內頂著,由於這個角色是小孩子,所以行走時,不時用跳的方式前進。而跟在孩囝後的是「馬奴」,這個角色是神明的座前騎。「太子爺」緊跟在馬奴後面,走路四平八穩,官味十足,再接下來是花燈隊,在花燈隊伍之後是神轎,四周圍著衙役兵將,神轎後則是鼓板隊以及信眾,一路浩浩蕩蕩,鑼鼓喧天,所經之處,家家戶戶燒香相迎。 

馬祖列島中,比較特殊的是北竿,神明出巡的隊伍中,都有廟宇的乩腳抬著乩轎隨行,由於「扛乩」的躍動而形成「人神共振」的精彩畫面,使得北竿的迎神繞境更具「看頭」。

食福祈福

擺暝、迎神後,接著就是「食社」或稱「食福」,昔日都由社頭負責將祭祀的整頭豬隻及各種祭品現場煮食,在廟宇廣場宴請社友,場面熱鬧,人聲鼎沸。如今「食福」大多改在餐廳舉行,所需經費多來自社友的喜錢。宴席結束,每戶都帶回一袋福品,裏頭裝著供品的肉、橘子、蛋及包子,有「大吉大利、包佑平安」之意,祈求全年閣家平安幸福,就此為一年一度盛大的元宵擺暝迎神活動,劃下完美句點。

活動訊息

  • 活動地點 : 馬祖各島都有精彩的文化活動
  • 活動時間 :約每年2月元宵節
最後更新日期:2023-12-03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