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至主要內容區
Mobile Menu Button
如何去馬祖   藍眼淚   北海坑道  
您附近的景點
您可能有興趣的
活動
新聞
景點
遊程
節慶

海濱海洋

迷你火山-藤壺

接近地面的岩壁上常會出現一大片一大片的迷你火山,其實每一個小火山都是一隻隻的藤壺。日本笠藤壺高聳直立,大大的殼口像是隨時要準備火山爆發。低矮平緩,殼口較小的,則是鱗笠藤壺。一種目前還不知名的小藤壺,體形十分嬌小,有6片殼板,像是開在石頭上有6片花瓣的小花。紋藤壺則像是含苞待放的小白花。蒜形刺藤壺最是頑皮,總是黏在別的動物的殼上,四處旅行。

  • 日本笠藤壺
  • 日本笠藤壺Tetraclita japonica

    灰色,殼周4片殼板癒合在一起,表面有許多隆起的縱肋,直徑約4公分。固著在中潮帶的岩壁上。節肢動物門,甲殼綱,笠藤壺科。

  • 鱗笠藤壺
  • 鱗笠藤壺Tetraclita squamosa

    灰綠色,殼周4片殼板癒合在一起,表面有許多隆起的縱肋,直徑約4公分。固著在中潮帶的岩壁上。節肢動物門,甲殼綱,笠藤壺科。

  • 小藤壺
  • 小藤壺Chthamalus sp.

    接近地面的岩壁上常會出現一大片一大片的迷你火山,其實每一個小火山都是一隻隻的藤壺。日本笠藤壺高聳直立,大大的殼口像是隨時要準備火山爆發。低矮平緩,殼口較小的,則是鱗笠藤壺。一種目前還不知名的小藤壺,體形十分嬌小,有6片殼板,像是開在石頭上有6片花瓣的小花。紋藤壺則像是含苞待放的小白花。蒜形刺藤壺最是頑皮,總是黏在別的動物的殼上,四處旅行。

  • 紋藤壺
  • 紋藤壺Balanus amphitrite

    白色,殼表有紫色紋,直徑2公分。殼口呈五邊形。固著在中潮帶的岩石上。節肢動物門,甲殼綱,藤壺科。

  • 蒜形刺藤壺
  • 蒜形刺藤壺Armatobalanus allium

    淡紫色,圓錐形,直徑0.5公分,殼表有隆起縱肋。多固著在潮間帶動物的殼上。節肢動物門,甲殼綱,古藤壺科。

岩縫裡的烏龜爪子-龜爪

形如其名的龜爪,雖然和藤壺是親戚,可是長得扁扁的,還有一根長長的肉柄。牠們總是躲在岩縫裡,探頭探腦地伸出頭來。牠的外表除了很像是烏龜的爪子之外,也像是用來架毛筆的筆架,或是雙手合十的手掌,因此馬祖居民都稱牠為「筆架」或「佛手」。 龜爪和藤壺都會分泌厚厚的殼板將自己密密地包住,並且以超強力的黏液固定在岩壁上,完全不怕被太陽曬而失去水分,或者擔心被海浪捲走。所以牠們可以好整以暇地躺在殼裡,等到海浪打來時,才迅速地將殼口的殼板打開,伸出六對長滿鬚鬚的蔓腳,像網子一樣地張開來,捕食水中的有機顆粒或微小的浮游生物。因此藤壺和龜爪雖然固著不動,但是水流來的時候,卻是相當地活躍呢!

  • 龜爪
  • 龜爪Pollicipes mitella

    頭狀部有4對大殼板和24片輪生的小殼板。柄部有鱗片。固著在中高潮帶岩石的縫隙內。節肢動物門,甲殼綱,鎧茗荷科。

夾縫中求生存的紫孔雀蛤和毛貽貝

紫孔雀蛤常是成群地聚集在岩縫中。在退潮後露出的礫石堆中,偶爾會看到滿殼棕色落腮鬍的毛貽貝。紫孔雀蛤和毛貽貝都會分泌出特殊的液體,凝固成足絲,藉著一大叢的足絲緊黏在石頭表面,因此安穩地躲在礫石間的縫隙裡。像牡蠣一樣,等水流來時,才張開殼口,讓水流入,濾食水中的有機顆粒和浮游生物。

  • 紫孔雀蛤
  • 紫孔雀蛤Septifer virgatus

    殼呈楔形,殼長約4公分。殼頂尖,位於殼的最前端,腹緣直或略凹,背緣呈弓型,後緣圓。殼表有細放射肋和輪肋,呈紫褐色,頂部常呈淡紫色,足絲孔明顯。棲息中潮帶到淺海岩礁,以足絲固著於岩縫間。廣佈於西太平洋。軟體動物,雙殼綱,殼菜蛤科。

  • 毛貽貝
  • 毛貽貝Trichomya hirsute

    殼呈楔形,殼長約4公分。殼頂尖,位於殼的最前端。殼表褐色,除腹面外,全殼被有長殼毛。以足絲固著在中低潮帶岩縫間。軟體動物,雙殼綱,殼菜蛤科。

礫灘中的唧水筒-蛤

餐廳常見到橢圓形的海瓜子蛤,和形狀比較圓、有很多V字形花紋的歧紋簾蛤,都是安穩地居住在礫石間的小石粒中,不怕風吹浪打。只需要伸出長長的出入水管,露出兩個孔洞,靠著體內的鰓瓣帶動水流,像是唧水筒一樣,海水從入水孔進入體內,再從出水孔排出去,於是牠們就能濾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和有機顆粒,並且進行呼吸。

  • 海瓜子蛤
  • 海瓜子蛤Ruditapes philippinarum

    殼呈長卵圓形,殼長約4公分。殼頂略向前彎曲。殼表灰黃或灰白,殼表花紋變異大。放射肋細密,與輪肋交織成網目。棲息在高潮帶到淺海的礫沙中。現成為世界性養殖種類。軟體動物,雙殼綱,簾蛤科。

  • 歧紋簾蛤
  • 歧紋簾蛤Gafrarium divaricatum

    殼呈三角卵圓形,殼長約3.5公分。殼頂位於貝殼中央略偏前方。殼表顏色變化大,黃褐到灰黃,有褐色色帶或分歧狀花紋。殼表輪肋細密,和細放射肋交叉,形成微小的粒狀顆粒。棲息在潮間帶的礫沙中。軟體動物,雙殼綱,簾蛤科。

橫行沙灘的痕掌沙蟹

退潮時,沙灘上經常看到一大片散開的小沙球,通常都是痕掌沙蟹的傑作。古靈精怪的痕掌沙蟹頂著一雙大大的眼睛四處張望,走到那兒就吃到那兒,不斷地用顎腳抓取沙子,吃食其中的有機顆粒,剩下的沙子就滾成一顆顆的擬糞。當有什麼動靜的時候,就迅速地奔回洞裡,或是在洞口靜觀其變,等著再繼續大快朵頤。別看牠體型不大,挖的沙洞可以深達1公尺呢!而且有時還會捕食小型的動物哦!

  • 痕掌沙蟹
  • 痕掌沙蟹 Ocypode stimpsoni

    頭胸甲方形,眼窩長,眼柄粗,眼深咖啡色。左右螯腳不等大,4對步足長,行動快速。幼蟹體色灰褐色,有斑紋;成蟹體色多變,可呈鮮紅色、暗紅色、暗褐色,甚至灰白色。成群在沙灘高潮帶掘穴而居,洞口大而常有單方向散噴出的沙痕。退潮時取食泥土中的有機物、腐肉或捕食海和尚、海蟑螂等小動物。節肢動物門,甲殼綱,沙蟹科。

日本女王魚—正鯛

正鯛科 Sparidae 鯛科魚類大概是為人們平常所熟悉的魚,尤其是日本人對紅色的鯛魚情有獨鍾,認為是吉祥的象徵,宴客常以艷紅的鯛魚作為喜慶祝福的代表。但是日本人只喜歡紅色的嘉 或板鯛,對於呈黑色或銀灰白的黑鯛及灰鰭鯛,則興趣缺缺。 鯛魚分布在世界各海域的溫帶及熱帶區的砂泥質海底,對環境忍耐度很好,除了能適應海水及半淡鹹水外,對溫度高低的忍受度也很強,有些種類還能適應稍受污染的地區。雜食性的它們,很不挑嘴,不過它們最愛吃的還是貝殼、甲殼類或棘皮動物,看看它們家族一口尖尖的利牙,就知道它們的凶悍程度。 鯛科魚類還有一項有趣的現象:隨著長大會行性轉變,大部分種類是先雄後雌,在馬祖海域,每年的1-4月是鯛魚的產卵季節,雌魚可以產很多次卵。而5-6月則是鯛科最肥美的捕撈旺季。近年來受到人們大量撈捕與海域遭受炸魚與污染,使得鯛魚的產量減少很多,市場價格更是節節高升。以下介紹幾種馬祖海域最常見的鯛科家族成員。

  • 嘉鱲魚
  • 嘉鱲魚Pagrus major

    日本人奉為鯛王,一般在水深 40~50 公尺的沙泥海底生活,產卵時會到較淺的地方,利用夜間將魚體橫臥,邊游邊排卵及排精,一尾雌魚約可產數十萬到一百萬顆卵會一顆顆分離並漂在海面上,約三天後孵化,小小的鯛魚在較淺的海底拚命吃小蝦和小海膽及小貝殼成長,然後隨著越大就越向深海移動,但要長大成大魚而平安抵達海底深處的嘉鱲魚,只不過是將近百萬顆卵中的一小撮而已。

  • 板鯛
  • 板鯛Evynnis cardinalis

    板鯛也是紅色的,身體比較圓,背鰭的第三、四棘伸得很長,據說魚肉也很鮮美,價格也很貴,不過它的產量很少,是較稀有的魚類。

  • 黑鯛
  • 黑鯛Acanthopagrus schlegeli

    黑鯛是鯛科家族中對水質的容忍性最強的魚類,而且也最為凶悍,會以尾鰭挖土,行動極為敏捷,產卵期在4~9月間,也會行先雄後雌的性轉變,也就是說3年後成熟的黑鯛都是雄性,接著性轉為雌性。在馬祖產量不少,尤其以東引及亮島海域最多,也是釣客喜歡的垂釣的魚,據說它拉力頗為強悍,掙扎激烈,釣來特別過癮,而釣上岸後黑鯛會憤怒的撐開尖銳的背鰭與腹鰭和臀鰭,很容易弄傷釣魚人的手,因此抓黑鯛時要特別小心。

  • 黃鰭鯛
  • 黃鰭鯛Acanthopagrus latus

    長得和黑鯛有些像,不過它的魚體顏色比較接近銀灰色,腹鰭和臂鰭也不是灰黑色,而是漂亮的黃色。對水質的忍受性也很不錯,在馬祖產量也不少,偶爾會與黑鯛或灰鰭鯛混游,想魚目混珠呢?

手術補品—真鱸

  • 真鱸
  • 真鱸科 Percichthyidae 鱸魚的身材比一般的魚看來修長些,亮銀灰色的魚體上帶著一排黑色小點,屬於沿岸近海的魚類,對海水鹽度的忍受力也很強,所以在河口區也會發現它們溯河而上。成熟時鱸魚在每年的10月到隔年4月會游到較深水處越冬產卵,受精卵會漂浮到海面,孵化後的小魚也會隨著沿岸海流在海洋的表層浮游,以浮游生物為食物,漸漸地小鱸魚長到2公分以上,開始會接近河口區,春夏時節長5公分以上的鱸魚開始溯河,2歲以下的鱸魚常會成群的游入淡水河川中,追逐小魚吞食,是河川中凶猛的肉食性魚類。只是目前大陸與台灣的河口都受到工業廢水的嚴重污染,使得小鱸魚根本無法游近淡水區,就在河口全軍覆沒一命嗚呼了。 目前的鱸魚幾乎清一色都是由養殖場所養殖出來的,野生種已經極為罕見,而馬祖海域算是個得天獨厚的地區,在各島附近海域都還捕得到野生種的鱸魚,只是與十多年前比較起來數量減少了很多,而鱸魚被認為是手術後的最佳補品,肉質細緻,清蒸食用滋味極為鮮美,是市場上的高級食用魚類。

馬祖的海洋黃金—黃魚

石首魚科 Sciaenidae 石首魚科的魚類包括我們一般俗稱的黃魚與鮸魚。石首魚科魚類極具經濟價值,是馬祖地重要的漁獲魚種。屬於肉食性魚類,喜歡生活在熱帶及亞熱帶沿岸沙泥底質的海洋中,具有洄游的習性,當夏季產卵時會集體游至淺水沿岸區,東引島就是它們北上洄游的必經之路,秋季時期水溫變低,黃魚開始南下越冬至東沙島附近,於是形成了馬祖的2個黃魚季。 石首魚科屬夜行性魚類,很怕亮光,所以它們喜歡馬祖稍為混濁的海域中,性情十分多疑。幼魚常會成群逗留在內灣及河口區,以小蝦蟹或小魚為主要食物。石首魚的特徵為體內具有很大的鰾,而且還會利用鰾來發出 "咯咯" 的聲音,而它們的鰾也是生物學上區分它們種類的特徵之一,此外還具有超大顆的耳石(耳石為魚類的感覺器官之一)。

  • 大黃魚
  • 大黃魚Pseudosciaena crocea

    是過去馬祖討海人眼中的黃金,也是過去東引地區的主要魚種之一,可惜好景不常,因為人們的濫捕,自民國70年以後魚源就開始漸漸枯竭,目前已經很少見到。而大黃魚的頭蓋骨下方有2個像梨子形狀的超大耳石,左右各有一個,潔白晶瑩,如果耳石合而為一,則變成一個心形,而且這個心形一定還得要同一條大黃魚的左右耳石才能拼出,所以在馬祖地區又稱大黃魚的耳石為情人石,情人間常互贈以表達情意。

最後更新日期: 2021/11/01 網頁錯誤回報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