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至主要內容區
Mobile Menu Button
如何去馬祖   藍眼淚   北海坑道  
您附近的景點
您可能有興趣的
活動
新聞
景點
遊程
節慶

馬祖藍眼淚

夜空下的藍色鑽石

藍眼淚或藍海現象甚至是藍色啤酒海這些名詞都是指向一種夜光蟲(渦鞭毛藻),經過海浪及自然風的驚擾會發出淡藍色的螢光,而數量一多就會滿滿地在海上,馬祖舊時稱之為「丁香水」,相傳看到這種生物大量出現,以它為食物的丁香魚群就會過來。

藍眼淚主要出現在每年的3至9月,而4至6月又是最多的時候,要看藍眼淚,必須在無光害的環境,儘量避免農曆月圓前後,月光影響最鉅之時觀看。另外,經由波浪的擾動,夜光蟲才會出現光芒形成藍眼淚,所以還要算準在開始滿潮之間前往,於南竿北海坑道內觀看藍眼淚較不受以上因素影響。

  • 大漢據點附近沙灘的藍眼淚
    大漢據點附近沙灘的藍眼淚
  • 夜光藻經過浪的驚擾發出淡藍色螢光
    夜光藻經過浪的驚擾發出淡藍色螢光

觀賞地點

馬祖南竿、北竿、莒光及東引島,各沃(澳)口均有可能觀賞。

藍眼淚追淚地圖

觀賞方式

  1. 南竿北海坑道夜賞藍眼淚活動。
  2. 海上賞藍眼淚活動,可洽詢南、北竿娛樂漁船業者。
  3. 陸上賞藍眼淚暨踩星砂活動,四鄉五島皆可觀賞,可參考藍眼淚摺頁簡介。
  • 夜光藻
  • 甚麼是夜光藻?

    夜光藻是一種在海中生存的非寄生甲藻,能作生物發光(Bioluminent)。這種藻類之所以能發光,是因為其體內數以千計的球狀胞器中,具有螢光素-螢光素酶,這些胞器就像微型的電源供應器,讓夜光藻在感受到周遭環境的變化時發出螢光。夜光藻本身不含毒素,不會引起人類腸胃消化系統或神經系統的中毒現象。但當數量過多形成赤潮時,其吞食浮游生物之後,體內會留下大量的氨,這些氨會被藻類排泄出來至附近水域,大量的夜光藻粘附於魚鰓上,阻礙了魚類呼吸並導致魚類及無脊椎動物等窒息死亡。

觀賞藍眼淚注意事項

  1. 夜間視線不佳,欣賞藍眼淚時請結伴同行,勿單獨行動。
  2. 馬祖海岸地形多崎嶇,請盡量不要靠近礫石灘及岩岸,以免發生危險。
  3. 使用手電筒請配合導覽人員之解說使用,儘量將燈源往地上照,避免造成攝影者之困擾。
  4. 尊重自然,請勿丟擲石頭刺激藍眼淚發光,並維護海岸環境清潔。
  5. 春夏之際,時有蛇出沒,勿走在草地或草叢中,並多加留意周遭環境。
最後更新日期: 2020/02/04 網頁錯誤回報
TOP